top of page

Iris Chan
Feb 7, 2025
【活動回顧】在親密關係中尋找自我:從非暴力溝通到性別意識
現代關係中,我們常為了維持「我們」,而漸漸迷失了「我」。這場以自我探索與親密關係溝通為主題的工作坊,讓參加者重新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與價值。與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合作﹐由註冊社工兼性別研究碩士陳盈敏(Iris Chan)帶領,這次活動不只是學習溝通技巧,更是一場情感與認同的覺察之旅。

內容回顧
1. 關係自我變化模型(TDM)
活動中介紹了心理學家 Mattingly 等人提出的 兩維度關係自我變化模型(TDM),探討人在關係中如何發展或壓抑自己的特質。
核心概念包含:
自我擴展(self-expansion):在關係中成長、獲得新特質或技能
自我收縮(self-contraction):為配合關係而壓抑、失去原有的自我
正負向感知(valence):改變被視為正面還是負面?
這些概念幫助我們反思——不是每段關係都讓我們變好,關係與自我互相影響﹐真正健康的關係應該讓你成為更完整的自己。
2. 非暴力溝通技巧:說出感受與需求
透過非暴力溝通(NVC)的四個步驟,參加者學會如何表達自己,而不是傷人或壓抑:
陳述事實,不帶批判
辨別與表達真實感受
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
提出具體可行的請求
這些技巧對於建立健康溝通的親密關係至關重要,尤其在爭執或需求不同時,能夠幫助雙方更好理解彼此、維護關係的安全感。
3. 解構性別定型,建立真實的自我形象
活動亦探討了性別定型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與自我形象,包括:
社會期待如何影響女性的情感與性表達
傳統男性角色如何限制情緒表達
內化信念如何讓我們壓抑真正的自我需求
透過討論 GiGi 和 Serene (虛構角色)的故事,參加者發現,在親密關係中難以言喻的話題,正正就是與性別意識有關。

想參加下一場親密關係與自我成長工作坊?
歡迎追蹤我們的網站與 Instagram,獲取最新活動資訊。
bottom of page

